铁三作为一项城市流行运动,近年来被越来越多人喜爱。如今,这股“打铁”热潮也来到了江南水乡。5月17日至18日,以“竞驰长三角 无界新篇章”为主题的2025年长三角国际铁人三项赛在上海青浦区金泽镇大观园及周边区域举行
上海市副市长解冬、副秘书长王平,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主席冯宝忠,市体育局局长徐彬,青浦区区长金晓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行委员会副主任黄鸿鸿,青浦区副区长张彦等出席开幕式并为比赛发令
作为上海“3+3+3+X”自主赛事品牌体系的新成员,长三角国际铁人三项赛不仅填补了区域国际级铁三赛事的空白,也成为长三角“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的生动注脚,独特的赛事路线串联起区域历史文脉与绿色发展成果,世界各地参赛者通过比赛体会长三角绿色示范区的生态与人文之美。
2025年长三角国际铁人三项赛是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A+赛事,也是国内最高级别赛事,共设置奥运标准距离个人精英组和奥运标准距离个人分龄组两个组别,吸引了来自全球的500余名运动员参加,精准匹配不同选手的竞技水平。
竞赛内容涵盖游泳1.5km、骑车40km、跑步10km,总长51.5km。其中,精英组参赛阵容星光璀璨,包括巴黎奥运会女子银牌得主朱莉·德隆(Julie Derron)、东京奥运会男子第九名马克思·施泰德(Max Studer)以及苗浩、冯竟爽、于姝君、徐麟等中国铁三明星运动员共计34人。分龄组则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意大利、南非、日本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约500位业余选手参与。
中国男子选手苗浩和女子选手王斯玉同样表现不俗,分别获得男子精英组第6和女子精英组第7
国内外名将云集,迎接他们的赛道也亮点纷呈。秉持“跨界一体、绿色共生”的理念,依托“一环、六湾、竞技宝JJB入口多点”的生态格局,此次长三角国际铁人三项赛巧妙串联起元荡湖、大观园、金泽古镇等沪苏交界地标,将生态修复成果、古典园林文化与江南水乡风情完美融入赛道设计之中,兼具挑战性与观赏性,为运动员和观众营造了一场融自然人文于一体的沉浸式赛事体验。
主会场设在青浦大观园花神广场,这片古典园林以“十二金钗”为主题,巧妙融合诗词铺装与花神雕塑,营造出浓郁的红楼文化氛围。
横跨上海与江苏的元荡湖是游泳赛道所在地,这片“长三角生态标杆湖泊”将与远处飞驰而过的沪苏湖高铁一起,见证各国选手劈波斩浪的英姿。
骑行赛道位于今年最热门的元荡湖岸线,途经示范区水乡客厅,这里可以一览长三角跨域共治建设成果。
跑步路线则从大观园出发,穿越金泽古镇,最终抵达长三角原点方厅水院。这条10公里的线路让选手可以收获“十分钟跨越三地”的独特体验,深度感受传统与现代交融的长三角人文脉络和示范区“生态修复+城乡共生”的创新实践。
针对铁人三项运动“多环节转换”的特殊性,青浦区也在医疗保障、交通疏导、水域安全等方面进行了周密部署,从公开水域赛前试游到全程监测水质气象,从贯穿赛道沿线余个医疗站点到专业机动的志愿者团队,东道主坚持安全保障、绿色办赛,从细节处提升品质,为运动员打造最佳参赛体验。
作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标杆赛事,这场国际体育盛事,不仅吸引了全球铁人三项的顶尖力量,更以“体育+”的澎湃活力引领了一场覆盖两省一市的文旅商体展融合盛宴,强势助力上海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设。
比如赛事前夕,青浦区就为各国选手和各地游客备好了“铁三嘉年华+文旅地图+商业优惠”的立体体验菜单。在蟠龙天地,各具特色的咖啡集市、铁三装备展、非遗文化互动体验,为市民游客提供了观赛休闲的新选择。
聚焦外地来沪的观众,东道主也贴心规划了练塘古镇、金泽古镇、青西郊野公园等骑行打卡地图以及独具特色的“青浦乡村振兴骑行路线”。赛事奖牌更是将铁人三项与中国古典文化相融合,采用《红楼梦》“通灵宝玉”轮廓,表面浮雕大观园经典园林纹样,让各国选手把赛事记忆和江南之美带回家。
“我们希望通过首届赛事树立标杆,让选手在安全有序的环境中感受长三角的生态之美与人文温度。”如上海市铁人三项运动协会会长丁祖昱所说,本次赛事不仅是一场竞技体育的较量,更是展示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窗口。短短两天的比拼背后,体育与文化、旅游、商业、会展相互赋能,将在速度与激情中勾勒出长三角一体化的崭新画卷,这不仅是一次体能的挑战,更是一次对区域协同发展成果的深度检阅。
本次赛事在上海市体育局、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行委员会指导下,由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上海市体育总会、青浦区政府主办,竞技宝JJB入口上海市铁人三项运动协会、青浦区体育局承办,市游泳协会、市自行车运动协会、市田径协会协办,并得到了市体育发展基金会和兴业银行上海支行的支持。